搜索
泗阳新闻 发表于 2013-9-24 11:46:45 1117 浏览 4 回复

书记的“三解三促”——县委书记李荣锦赴高渡镇周岗嘴村驻点调研侧记

       IMAGE0001.jpg



IMAGE0002.jpg



IMAGE0003.jpg



IMAGE0004.jpg



IMAGE0005.jpg



IMAGE0006.jpg



IMAGE0007.jpg


IMAGE0008.jpg



IMAGE0009.jpg


       中秋时节,田野泛黄,果实飘香,沉甸甸的稻穗告诉我们,今年又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丰收年景。

  农村脱贫攻坚进展如何?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?农民都有哪些想法?他们还有哪些困难需要我们解决?中秋假期还没结束,泗阳县委书记李荣锦就轻车简从前往高渡镇周岗嘴村开展“三解三促”驻点调研活动。历时三天的驻点调研,李荣锦不是走马观花,做做样子,而是直入底层,用县委书记的独特视角观察农村、了解农民、解剖农业,让一股股亲民之风、为民之风、富民之风吹遍泗阳乡村。

  务实的驻点调研,让李荣锦真实洞察农民的贫穷程度、农村的发展现状、农业的诸多困难。李荣锦说:“这次调研,有着诸多的不一样。正是这些不一样,让我非常震憾,心情沉重,受益良多。”

  “不一样的方式”——让调研与贫困户零距离接触

  9月21日早,三天的中秋假期还没结束,李荣锦便告别妻儿,风尘仆仆赶往高渡镇周岗嘴村。一路上,美丽的田园,浓郁的稻香,清新的空气,为李荣锦此次调研成功增添了信心。

  周岗嘴村位于高渡镇西北角,因陆地如尖嘴状伸向成子湖而得名。全村耕地总面积5200亩.总户数983户,总人口3900人,其中贫困户239户,贫困人口788人;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4万元。在村部,村党支部书记潘士云说,周岗嘴村地势呈“龟背状”,四周低,中间高,海拔最低13.5,最高17.5米,高低悬殊4米,造成了“靠湖但灌溉用水异常困难”的局面。

  听完潘士云简单汇报之后,李荣锦马不停蹄地进行入户调研,为了确保低收入户“户户到”,他特地关照潘士云:“不允许跳着看,也不允许间着看,更不允许拣着看,我要户户到,家家看。”

  邵前旺,是李荣锦走访的第一家。眼前的邵前旺家,两层小楼显得格外抢眼,这怎么也不能让人与贫困户联系到一起。见有人来,正在维修农机的邵前旺停下手中的活,赶忙让座。李荣锦问,“你们家住着楼房,你又有手艺,怎么是困难户呢?”“李书记,丑不遮人,穷不瞒人,不瞒你说,妻子身体不好,不能干活,两个小孩,大的读书,小的常年患病,每天要吃70多块钱药。我苦点钱不够花的,所以穷啊。”“有什么打算?”“妻子有病、小孩有病,都需要有人照顾,想出去我走不开,只能靠给人家修修机械糊口养家。”邵前旺家的境遇让李荣锦心情顿时沉重起来。

  离开邵前旺家,李荣锦又来到许尔荣家。远远望去,许尔荣家的房子显得低矮。67岁的许尔荣指着自家的平房说,他家三口人,这几年尽“盘灾”,他头部受伤后,不能干活不说,还常年吃药,老伴也体弱多病,刚从特警部队回来的儿子,还没有工作,因为没有房子,至今连对象都没找着,想盖房子撑撑门面,可是手里没钱。

  张同柱、肖培凡、周家之、张以祥、周建、杨春荣、薛家立、刘展中、岳桂金……

  李荣锦走村口、跑田头、进农户,与老百姓面对面接触,心贴心交流,让村民倍感亲切;进穷家、结穷亲、交穷友,成为李荣锦“三解三促”驻点调研的最大亮点。不少村民说:“第一次看到县委书记到村里来,第一次与县委书记握手说话。”

  户户到才能了解民情,户户到才能洞察民意,户户到才能听到民声。老书记陈前国说,我在村里干了20年书记,第一次看到县委书记到农村户户到,第一次看到县委书记这样不怕吃苦,这才叫真正的务实,这才叫真正的了解民情,这才能听到老百姓的声音。

  “一家一本穷经,一户一个故事。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,幸福的家庭有着惊人的相似。”这是李荣锦调研的切身体会。每看一户,李荣锦的心里就增加一份忧虑。一路上,李荣锦很少讲话,因为这些贫困户的现状让他始料不及。

  幸好,村卫生室可以直报、村民享受就医补贴,村里的儿童可以在家门口上幼儿园,给了他些许慰藉。在村卫生室,室长刘晨南介绍,现在村医全部“进编”,每月都有1000元的基础工资,加上公共卫生服务补贴,人均月薪超过2000元。实行新农合之后,村民得到了不少实惠,平均药费下降三成以上。

  调研期间,李荣锦不辞劳苦,每天早上5点起床,晚上12点睡觉,中午吃饭时也放不下手中的笔,还要和村民探讨周岗嘴村的脱贫路径。他不顾腿酸脚疼,两天跑了100多公里的路,把周岗嘴村的239个贫困户完完全全地走访了一遍,从村头到田野、从湖边到滩涂、从卫生室到幼儿园,每个角落留下了李荣锦的足迹。

  “不一样的关注”——让调研剖解了更多的难题

  周岗嘴村所在的成子湖片区,是江苏省脱贫攻坚六大片区之一。如何才能如期脱贫奔小康?如何才能“一年一变样,三年大变样”?这是省委的期待,也是百姓的期待。

  李荣锦深知,这种期待的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,需要用不一样的眼光来“切换”关注点,“聚焦”切入点,才能寻找出不一样的解决方法,产生不一样的效果。

  调研的过程,也是查找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。李荣锦说,贫困户为什么穷?如何帮助他们拔“穷根”?停留于跑跑看看,拔不掉“穷根”,要通过不一样的关注点、带着不一样的感情,用心帮助他们找到“穷根”和挖除“穷根“的办法。

  基于这一认识,李荣锦把分析解剖作为调研的“关键词”。每到一户,都要仔细询问其家庭人口、年龄结构、收入来源、疾病类别、残障人口、孩子上学等情况,一一记录,然后分类剖析,通过“解剖麻雀”,总结经验,进而推动全县面上脱贫攻坚工作。

  经过两天的调研,李荣锦发现,周岗嘴村的贫困户出乎想象,致贫因素主要有:

  因病致贫。这类贫困户在周岗嘴村贫困户中占60%以上,“辛辛苦苦几十年,一病回到解放前。”是农民因病致贫的真实写照。说起因病致贫,村民许耀老泪纵横:“我家冒看有钱,实则内空。为了给儿媳妇看病,许耀欠下8万元债务,钱花了,儿媳妇也走了,人财两空,在外打工的孙子也没有音讯,家里没见着他一分钱。”

  因残致贫。调研中,李荣锦发现贫困户家庭残疾人口占有一定比例,致残因素有先天性残疾、意外伤残疾、疾病残疾等。村民张同成儿子打工从墙上跌下来,成了残疾人,儿媳妇头脑不好,加之又是残疾人,孙子孙女尚且年幼,一家人只能靠低保为生。

  因灾致贫。本来好端端的家庭突遭变故,家庭的顶梁柱走了,家庭一下子进入低保贫穷的行列。村民张述华本有一个幸福的家,不料前几年家庭连遭横祸,儿子不幸去世,张述华本人也遭遇车祸。

  因穷致贫。也就是“穷二代”。村民刘刚说,人家说“富二代”,我这是“穷二代”, 上代穷,没留下产业,自己也想好,可是好不了,原因是自己干不了重活,一干重活就犯胃病,来回跑把钱撂在路上,村民都说我在为车站苦钱。妻子经常生病吃药,形成恶性循环,收入不够人情往来和孩子读书费用。刘刚也坚信,上代苦,不能让下代苦,一定要让孩子好好读书,远离贫穷。

  调研中,周岗嘴村的“外来媳妇”现象引起李荣锦的关注。这里的贫困户中有不少人家都是娶的外地媳妇,以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重庆的居多。这些外来的媳妇,要么不识字,要么没有技术,要么头脑不好,身体残疾。其他地方的人家比着富,而在周岗嘴村常常发现“一窝穷”,他们没有羞耻心,穷的与穷的结婚,产生了新的“结穷亲”现象,陷入了“越穷越穷”的恶性循环境地。城市和农村是两极分化,而在这里,农村内部也两极分化,穷富悬殊巨大,产生了“马太效应”。

  周岗嘴村村民淳朴善良,是李荣锦调研中印象最为深刻的。所到之处,都受到村民的欢迎。“在我们家吃。”“进屋坐坐。”“李书记喝茶。”“李书记再来啊。”这些真挚热情的话语不住在耳边响起。

  “不一样的情怀”——让调研释放更强的脱贫信心

  美丽的成子湖,令人向往的地方。烟波浩渺的水面,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;成片的农田,让这里的人均土地面积领先全县;富含有机质的两合土适宜生长各类农作物,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。

  可是,偏偏就是这样一隅风水宝地,周岗嘴村却守着“金饭碗”徒叹奈何。这是为什么?调研中,李荣锦围绕这一困扰周岗嘴人多年的难题,展开了许多具有创新的调研,调研紧贴周岗嘴村脱贫致富这个主题,帮助村民着力寻找脱贫致富的良方。

  李荣锦说:“我是带着思考、带着问题、带着责任、带着感情来的,最终要带着成果、带着答案、带着收获回去。我选择周岗嘴,就是因为它是成子湖脱贫攻坚的一个点,那么多家庭,那么多残疾人。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关注点不一样。”




评分

参与人数 1 +3 收起 理由
系统奖励 + 3 发帖收益,回帖人越多收益越高

查看全部评分

陌生@熟悉 发表于 2013-9-24 15:18:42
第二张对比较明显
回复 点赞

使用道具 举报

十三月 发表于 2013-9-25 10:42:38
领导好啊啊

点评

哈哈 朋友 你的回答好内涵啊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-9-25 14:53
回复 点赞

使用道具 举报

陌生@熟悉 发表于 2013-9-25 14:53:18
十三月 发表于 2013-9-25 10:42
领导好啊啊

哈哈 朋友 你的回答好内涵啊

评分

参与人数 1 +4 收起 理由
系统奖励 + 4 巧舌如簧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点赞

使用道具 举报

白牛牛 发表于 2013-9-25 15:40:45
不容易啊 希望李书记要是真正关心我们百姓  就抓紧修好这破路 我上学很受影响
回复 点赞

使用道具 举报

返回列表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登录或注册

关于我们

关于我们

关于我们

关于我们

关于我们

关于我们

微信公众号

群号652692981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